泡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泡书吧 > 无尘仙师 > 正文 054、施救

正文 054、施救

    “公子,昨晚城里东、北两个方向都杀得震天响,你听没听见动静?”院子里,丙儿仰头望着自家公子问。

    李昧公子站在院中那棵石榴树下,抬头看着上面带棱的尖刺。

    “你们都听见了?”

    “丙儿睡不着,就跟青伶爬起来了。”丙儿笑嘻嘻地说,“青伶还爬上房顶去看了呢。我们本想叫你一起看的,可那时没听你屋里有动静,就没敢打搅。”

    “我听见了。”李昧公子继续看着树上的尖刺说。

    “公子觉得战况如何?”

    “如果获胜的是另一方,这会儿大概就不会如此宁静了。”

    “也是啊,贼兵入城,可能会抢东西。”

    “你觉得会吗?”

    “难道不会?”丙儿反问。

    “我不知道。不过,至少酆城百姓大概会认为不会。”

    “为什么?”

    “因为,他们并不认为那些叛军会伤害自己。”

    “他们为何会这么想?”

    “我猜的。”

    “公子……”

    “你觉不觉得,自打开始闹黄毛,酆城人似乎根本就没把它当回事?”说到这里,李昧的目光总算从那些尖刺上移开,“而且你不觉得,这几天酆城太过平静?”他低下头问。

    “邱大善人不是说,他现在相信官府能搞定叛匪,所以不担心了。我想,他这种想法,是不是也能代表大多数酆城人的想法。他们有信心。”

    “就算再怎么相信官府,遇上匪兵围城这种事,老百姓也会恐慌,也会想方设法出城避难。可你看见有一个人往外逃吗?”

    “那还不是因为酆城早就控制出入了。四门严查,准进不准出。怕是他们也想出去避避,只是走不了吧。”

    “不,你没见过战乱。不知道人在那样的灾难面前多么无助,多么惶恐。在恐惧和焦虑下,会多么不顾一切想要逃离。”

    “公子,其实我见过,也经历过那种事。”丙儿忽然一脸严肃,“你忘了?”

    “噢,对对,是我说错了。请原谅。”李昧一下想起来,感觉有点不好意思,“我以为你那时候小,会不记得呢。”

    “那场景,丙儿历历在目,只是不愿回忆,不愿提及罢了。”

    “嗯,不要去回忆。丙儿是个坚强的孩子。”李昧连忙安慰这可怜的小家伙。

    “没事,丙儿心里有数。”丙儿忽然又咧嘴笑了,就像什么事也没有过似的,“公子,那你说酆城百姓为啥在这次劫难中能表现得如此淡定,不慌不忙?”

    “呃,我想,一定是另有原因。”李昧若有所思地说。

    说着,他又开始抬头去看石榴树上的尖刺了。

    “我每次出门,都在注意观察这座城里的人,”他一边观察那些尖刺一边说,“我注意到,他们的眼里没有一丝恐惧,也没有灾难即将来临的焦虑。”

    “那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这说明,酆城百姓不怕天……他们现在管自己叫什么天军来着?”

    “霹天军。”

    “对,霹天军。看起来,酆城人对这支军队并不感到害怕。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这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人心向背,也意味着冷眼旁观。”

    “这个,丙儿不是很明白。”

    “以前,李授本来还算是一位贤明之士。但自打称帝,五年来大兴土木,徭役不断,老百姓日子一天比一天苦。如今又欲北结胡赵,穷兵黩武。你说,这样的君主,老百姓岂能没有怨言?”

    “噢,公子是说,酆城百姓不怕匪军,是因为对官府失去了好感?”

    “另外,还有那位大师的影响,恐怕也远超咱们所知。”

    “对,我们才刚来这地方,对情况还不了解。”

    李昧仰头笑了笑,道:“对,我们既不了解那雷成大师,也没认真去了解那位徐三公子。”

    “对了,我明白了。”丙儿忽然一下像是开了窍,“还有那位徐三公子。徐家是不是在这一带挺有名望?老百姓拥戴那位徐三公子?”

    “没错。”李昧低下头,微笑着对丙儿说,“徐家世代都是东、霸两郡宗主,这边百姓,许多都是忠于徐家的氐人后裔。他们打出徐三公子的旗号,这招很管用。”

    “公子认为,其实根本没有徐三公子,对吗?”

    “不知道。对这个,我还真得好好去了解了解。”李昧说。

    说到这里,他好像这才注意到今天还没曾见到青伶那丫头,“这一大清早,怎么不见青伶?她在干嘛?”他问。

    “她在守着给你炖汤呐,炖鸡汤。寸步不离。”

    “大清早,喝鸡汤?”

    “她,她关心你嘛。她说你总是休息不好,都有眼袋了。”

    “有了吗?”

    “好像是有点。”

    “噢,那可能是没睡好。”

    又过了一会儿,青伶总算炖好了鸡汤,并端了来给李昧喝。

    李昧感觉有点盛情难却,喝了一碗,故意又让添了一碗,还连说“不错不错”,然后一本正经地声称出去有事,就牵了马出门,骑着匆匆去了。

    跟往常一样,城内仍是秩序井然,完全不像刚刚经历了一场血战的样子。

    街上除了人少,竟别无异常。

    李昧骑至西市,到了榕树广场老白茶庄门口,下马将缰绳拴在树上。

    茶庄开着门,掌柜也在堂上。除了两名小厮在封装包茶,店里没有一个客人。

    李昧不想耽搁,跟白掌柜对视一眼,便跟着他直接上了二楼雅间。

    在老位置坐好,李昧一边欣赏着白掌柜动手泡茶,一边问:“我要的人,弄到了吗?”

    白掌柜提起茶壶,往茶碗里冲出一道漂亮的水线,“弄到了。”他平静地说,“人就在楼下暗室。就看师叔还有没有别的事需要他讲。”

    李昧端起茶,嘬了一口,“他开口了吗?”

    “开口了。”白掌柜淡淡笑了笑说,“在青峰舒服散的药力下,没人能守得住嘴。”

    “是他吗?”

    “据此人说,是。他说,徐三公子此前隐姓埋名,一直在三真观修行,还做了住持。而且,这徐三公子手上有傲月剑,料是不假。”

    “辛苦你了。”

    “师叔,有句话,不知当问不当问。”

    “问。”

    “你向来不过问教务,更不插手官府之事,这次是?”

    “这次为何破例,是吗?”

    白掌柜尴尬地笑了笑,“是。”

    “难为你了吗?”

    “不,不不。”白掌柜连连摇手,“这点事算得了什么。掌教禁令师叔,也是出于爱护。这我还是能看得出的。”

    “嗯。谢了。”李昧皱了皱眉头,“办这件事,过程顺利吗?有没有损失?”

    “顺利。”白掌柜说,“很顺利。只有一位兄弟受了点小伤,是在对付下面那家伙的时候。他横着呢。用斧子伤了我那兄弟的胳膊。不过没事,几天就好了。”

    “没被官兵发现?”

    “没。其实主要还是那家伙机灵。他躲过了官兵抓捕,没躲过我们。”

    “是个头目?”

    “开始不知道。只觉得能逃出来的,应该不会差。而且看他脸上戴那面具做得也精致,不像是个小喽啰。所以就抓了他。”

    “他戴了面具?”

    “是一副手工不错的铁面,打磨很光滑,做工很精细。比着脸做的。”

    “这人,你以前认识吗?”

    “认识。不过,抓他的时候并不知道是谁。戴着面具呢。嗨,看到他的真面目那一刻,我还有些不敢相信。不远的西市街有家铁匠铺,叫‘朱氏铁器’。他是那里的老板,叫朱继。”

    “这么说,他也认得你咯?”

    “两家离得不远,偶尔照过面。不过我跟他直说了,我是青峰山的人。这样讲,是想让他打消不切实际的念头。毕竟青峰山跟朝廷是一家。”

    “也许吧。”

    “什么?”

    “没什么。”李昧绕开这个话题,“你觉得他们这一仗打得如何?”他问。

    “很英勇。”白掌柜叹了口气,“只是可惜了,早在人家算计之下,难有作为。”

    “实不相瞒,我认为这次朝廷花了大价钱,要对付的根本不是雷成义军,或什么徐三公子。”

    “那能是谁?”

    “我猜,是无明殿,影子人。”

    “朝廷要对付无明殿?为什么?”

    “他们可能掌握了无明殿勾结晋国的证据。”

    “那雷成大师那边?”

    “雷成大师,不过是一颗棋子,一颗搅局的棋子。只是,墨石长老也不傻。估计他已经意识到处境不妙,所以接下来应该会倾力一击。”

    “这么说,还会有大战?”

    “一场巅峰对决。”李昧想起了那位乐公子的说法,不觉笑了笑,“盛军中有高人,此番更是下了血本,布局周密,策划良久,无明殿怕是在劫难逃。”

    “东有无明殿,西有青峰山。”白掌柜语气有些暗淡,“这对我们可不是好消息。”

    “没错。”李昧苦涩一笑,“朝中好战势力蓄谋已久,已是箭在弦上。矛头所指,正是能与朝廷较劲的宗派势力。他们的意图很清楚,一切碍事的目标都会被清除。”

    “到底为什么?”

    “皇帝,当然不希望被掣肘。权臣,当然希望能一家独大。各有所需嘛。”

    “这么说,是宫里的意思?”

    “也未必。若真是,直接找个由头好了。我看,更可能是派系之争。皇帝不过乐见其成,所以便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所以我们该怎么做?”

    “暂时不要有什么动作。以不变应万变。这事,待我彻底查清楚之后,再向教首禀报,最终如何应对,由他定夺。”

    “老白听从师叔安排。”

    “接下来,你再帮我做一件事。”

    “师叔但请吩咐。”

    “把你抓来那人好好调养,尽快送出城。我们得早些把消息送出去,带给徐三公子,让他们知难而退,尽量保留实力。”

    “跟,跟义军?”

    “你怎如此糊涂。刚说了,我青峰山恐怕也已被列为目标,形势危急。这种情况下,外面多几个捣乱的,多少可以延缓一下危机,好多有准备。”

    “嗐,是我糊涂。”白掌柜使劲拍了自己额头一巴掌。

    但他转头却问:“可如今四门围得铁通似的,我如何能将人送得出去?”

    “有条道,虽有些危险,但值得一试。否则,他迟早会被搜到,还连累了你。”

    “我没事,我……是条什么道?”

    “就在你脚下。”

    “桂溪?”

    “对。”

    “桂溪入口经北城墙下穿过,有铁闸封死,只能过水,连鸭子都过不了。出口更不可能,剑山下暗渠过去长达数里,就算途中没有阻隔,那人也会活活憋死。”

    “如果本就已是死人呢?”

    “死人?”

    “对,不出气的人。”

    “师叔是说,让他闭气假死,然后顺流而下,冲进棘江里?这,这也是九死一生啊。”

    “我知道一个人,不久前就是通过那条水道才逃得一命。只是他被人算计,落水时,喉咙被枣核堵住,憋气太久,伤了记忆。”

    “师叔,你这……他既伤了记忆,你如何得知其事经由?”

    “如今他既不知自己是谁,亦不知如何遇难,常为此苦闷。为帮他寻得身世,求解如何落水遇难之谜,我对他施以夺魄之术,方得知事件经过。”

    “原来如此。”

    “我想,如果他能出去而不死,我若再施以小术,同样可保朱继无虞。只是,这一趟顺水漂流他却没有知觉,能不能活着到岸,就要看造化了。”

    “那也比被抓住砍头强。”

    “是啊。伸头是一刀,缩头也是一刀。不如一搏。”

    “那就听凭师叔安排。”

    李昧旋即从兜里掏出一张灵符,一粒丹药,朝白掌柜递了过去,“如何施符,却不用我教你。然后再把这丹药给他服下,就能闭气假死三个时辰。这时间足够他出城。你可以先问问他意见,再问问他水性如何。若识得水性,十有八九能成。”

    “那这,万一途中被人发现,可该如何是好?”

    “前日我已去桂溪沿岸走了一趟。从这里往后,两岸居民甚少。况且这一夜死伤无数,河里不过多具尸体而已。”

    “对对对,近日河里常见浮尸,确是无人在乎。”白掌柜道。

    说罢,他慎重地接过灵符和丹药,小心揣入怀里。“师叔施恩,他当铭记。”

    “你也不必告诉他,是谁救他。就说你受人之托,抓他,不过是了解情况。让他回去之后,多多提醒那徐三公子,朝廷早已布下罗网,还是暂且退去山林为好。”

    “我会如实转告。”

    “算好时间,出发前才给他施法,服药。”

    “明白了。放心吧,师叔。”

    李昧见事情交代完毕,遂起身与白掌柜告辞。

    白掌柜考虑周到,马上递给李昧一包新茶。

    李昧接过茶包,拎着出了茶庄。

    他去树下解下缰绳,翻身上马,回南荼巷去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藏风 吃了肉,就不能吃我了 攻略阔少迹部君 完美世界 四合院:我可以吸收生命 十日终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