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泡书吧 > 去大明扶贫 > 正文 第269章 黄湜背黑锅

正文 第269章 黄湜背黑锅

    听黄湜侃侃而谈发展马政一事,兵部尚书唐铎眼前一亮,连忙插话道:“如此官民两利,各得其所,确保西域兵马钱粮也算无虞。只是西域远在万里之外,太仆寺卿难以及时核验马匹数量、优劣,难免为奸商所乘,以次充好,甚至虚报冒领。”

    黄湜反问道:“敢问唐尚书,太仆寺归兵部管理,往年到各群牧所均有核验,是否查出以次充好,虚报冒领?”

    兵部尚书唐铎被问得胆战心惊,太仆寺可是当今安庆公主的老公欧阳伦在掌管,谁敢查他的老底?

    他只好把含糊搪塞道:“说来惭愧,兵部历年都有贪渎之辈。臣失职,所以才有此一问。”

    正听得津津有味的老朱不耐烦了,说道:“诸位臣工先静心听子澄先生讲解。莫要打岔。”

    他现在也觉得黄湜讲的很有道理,称呼上开始直呼黄湜的字,而非名,敬重之意溢于言表。

    黄湜继续说道:

    “核验马匹,一靠契约约束,二靠绩效考核。”

    “臣以为,马政主要涉及朝廷衙门、边军都司卫所和出资人三方利害。朝廷只须与出资人在契约中言明,每年交割战马之前,牧场一律不得对外开放,马匹不得对外私售,待边军卫所择优挑选后,太仆寺再现场核销。”

    “战马优劣事关边军士兵性命、将佐前途,边军都司卫所一般不会允许马厂以次充好。太仆寺官员也不必因检验不出马匹优劣大伤脑筋,出资人也不会因弄虚作假贿赂检验官员。”

    “契约也须写入绩效考核指标,约定各出资人,必须以相当数量内地田地、房产、商号作抵押。如果遇到违约情形,及时以上述田产充公,朝廷也不会因此遭受损失。”

    “户部以太仆寺和边军共同核验马匹数量为据,批准下年盐引,或增或减,以示奖惩,是为绩效考核。”

    听到这里,老朱不由击掌道:

    “这个主意好!汉唐以来,莫不以马政为要。可惜,太仆寺诸卿、丞、牧监尸位素餐已久,贪渎辈出,误朕太甚、误朕太久!”

    “朕将取自蒙元的好几个马厂交给这帮人打理,原有十万马匹。二十多年过去了,这马匹不仅没有增加,反而剩下不到三万匹。以至全国军马不到十万之数,不及汉唐十分之一,甚至不及北宋一半!”

    “大明每次北伐,都得到处购买马匹,甚至连琉球国的马匹都买来了。就这,还是不能与蒙古铁骑争锋,不能毕其功于一役。这都是因太仆寺你们这帮蛀虫。如果依往年绩效,太仆寺及诸牧监不设也罢。刑部尚书何在?”

    朝中百官心中一听,估计老朱又要磨刀霍霍,刀口向内,断腕去毒,不由个个吓得直打哆嗦。

    黄湜也心中暗暗叫苦,怪不得辽王不愿意上朝言事。

    原来但凡要革除积弊旧习,都是要得罪人的。倘若今日兵部太仆寺被血洗,估计自己以后也别想站在这朝堂之上了。

    老朱杀的是太仆寺诸官,驳的是兵部和吏部的面子,自己和辽王得罪的却是这些官员的七大姑、八大姨,他们都站在这朝堂上,特别是这太仆寺卿欧阳伦可是娶了安庆公主的驸马爷啊!

    一念及此,黄湜不待刑部尚书钱唐出列,赶紧劝阻道:“陛下,今日廷议,只议西域善后之事,臣还有话要说。”

    暴怒的老朱一听也是这么回事,只好压住怒火,让黄湜继续说下去。

    黄湜擦了擦汗,继续说道:

    “臣以上说的只是兵马,如要守住西域还要钱粮。此事辽王离开西域时也有安排。”

    “郭骥留守的龟兹,富有铁矿,只需工部再派出些工匠,可解决当地驻军打造屯垦农具和部分兵器之需。此外,辽王已派轮台侯徐德在河西和天山负责屯垦。陛下再派宋忠、宋有才二位指挥在河湟谷地和陇南屯垦,可为西域军粮补充。”

    “只是帖木儿军火器众多,西域驻军难以单独与之相抗衡。辽王已将全部辽东大炮留在天山,并让辽王府军械工匠按时往西域输送火铳和弹药。”

    “但是,天山远离辽东万里,运输太费,成本太高。辽王的意思是,可以每年利用辽海水师护送商船下南洋、西洋之机,每次搭载一到两营辽东精锐,从海路威胁帖木儿汗国千里海疆。再扶持蓝帐汗国王子巴拉克即汗位,由其率领蓝帐汗国从北面牵制帖木儿,使其不得首尾兼顾,无暇窥视我大明,也不敢轻视我大明。”

    “但是辽东从海路出击帖木儿汗国,缺少精通天象的人才,这个需要朝廷支持……”

    书呆子黄湜在朝堂上讲得口沫横飞、头头是道,左右同僚也大受启发,深以为然。

    这时突然一个声音冒了出来:“从海路威胁帖木儿汗国,确实让人防不胜防,手段类似倭寇犯我浙西。寇可往,我亦可往。但寇可为,我堂堂天朝上国不可为。大明刚刚与帖木儿缔结和约,怎能做此出尔反尔之事!”

    众人循声看去,是署理礼部事务的左侍郎朱同。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去大明扶贫请大家收藏:去大明扶贫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黄湜没有作声,高高在上的老朱却忍不住了,抄了一个砚台就朝朱同砸了过去。

    老朱真不愧是练过的,手起砚落,直中目标,登时把朱同砸得头破血流,又把满朝文武吓得目瞪口呆。

    大家不由腹诽起来,刚刚不是说好的言者无罪吗?

    不过也怪这个朱同,迂腐到罢了,刚才皇帝不是提醒了不要插话?

    活该!

    过了半晌,老朱又对黄湜吩咐道:“继续。”

    大明掌管天象的有两个部门,一是个回回司天监,一个是汉人主导的司天监。但是会回司天监的水平更高一些。黄湜本来是想按辽王事先交待,把回回司天监给挖空的,但是经过这个小插曲,竟然把这么重要的事情给忘了。

    他努力定了定神,继续说道:

    “西域善后关键在于统一事权。西域远在万里之外,目前只有一万兵力,又分辽东军、河西军,还有归顺回鹘、蒙古、突厥诸部,现由西宁侯宋晟以甘肃总兵官的身份临时节制天山诸军。”

    “宋晟都督久镇西凉,素有威名,目前尚可应付,可惜已经年老。待日后改派他人为将,恐怕难以同时调动辽东军、河西军以及蕃胡各部,协调军粮、马匹、器械各项事宜。”

    “如果帖木儿军大举来犯,西域向朝廷报告不及,朝廷救援不及,统军大将又无专断事权,诸将掣肘,恐怕难以应对。”

    “辽王以为,大明既然新开辟这数千里疆土,应在天山南北要冲迪化新设立西域都司,统一掌管西域军民及外交事务,方便便宜行事,机断专行。”

    “西域都司下辖龟兹、迪化二卫分镇天山南北,另设哈密、吐鲁番、庭州、巴里城、姑墨、疏勒等羁縻卫,逢战听征。辽王护卫逐步撤回辽东休整,另将辽东盖州、义州两卫裁撤合并,挑选六千精锐前往天山南北接防,逐步充实西域边防。”

    “只是如此以来,又恐有唐藩镇割据之虞,臣斗胆再设一藩王镇守,成立天山中护卫,与西域都司互相牵制。镇守兵将,三、五年一轮换,最好不过。”

    黄湜一边讲解,一边也学着辽王在西域地图上指指点点,图文并茂,倒是让满朝文武听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停地点头称是。

    经营西域前半篇文章辽王写好了,后半篇也由辽王列好了提纲。大家还有什么话说呢?

    老朱也听明白了,这个章程肯定又是辽王的主意,估计这家伙早就准备好了,一心想回辽东,故意不给自己。

    他思索了一会,对黄湜说道:“辽王这几日忙着筹划这善后章程,劳累过度,今日没有上朝。子澄先生,你回去转告辽王,这个章程,朕很满意。让他安心休养,休养好了,就按章程所说,给朕推荐几个落实章程的人选。”

    黄湜一听,暗暗为辽王叫苦。这是要继续留住辽王的节奏啊。辽王一直担心被老朱留在朝中辅政,结果越是怕什么越是来什么。

    其实皇帝要辽王落实的人选名单,辽王也提前给他说了,但是看这情形,还是再拖一拖再说吧,不能把这名单立即报上去,显得整个朝堂甚至皇帝都在辽王的算计之中。

    这个辽王殿下啊,其智如妖,不仅算到了廷议之中会得罪人,也会跑题,皇帝会发火,甚至连自己人也算计,让自己为他得罪朝中大臣背锅。

    不过要治理大明江山,还真得要辽王这样的主。自己为了大明,为了辽王,就当一次炊事员行军吧,专门替人背黑锅的那种。

    喜欢去大明扶贫请大家收藏:去大明扶贫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藏风 吃了肉,就不能吃我了 攻略阔少迹部君 完美世界 四合院:我可以吸收生命 十日终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