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泡书吧 > 去大明扶贫 > 正文 第226章 老朱的反应

正文 第226章 老朱的反应

    六月底,应天城的老朱才收到臭屁儿子到了河西的消息。

    当时辽王已经挥师北上,和靖江王合兵一处,正狂飙突进,横扫天山以北察合台汗国。

    由于大明很穷,从天山到应天,沿途驿站、驿马配置远远达不到内地六百里加急的要求,万里传递军情往往需要一个月甚至更长时间,老朱掌握的西域情况一直停留在靖江王以六千兵马直取哈密后,向天山以北推进。

    老朱对臭屁儿子再次私离封国极为恼火,这家伙明明说好对西域要缓进急攻的么?怎么出尔反尔,突然又杀进西域了呢?

    后来太子来信替辽王解释说,西域形势变化太快,靖江王有孤军深入、全军覆没的危险,才应允辽王进援西域。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老朱也只好对辽王的行为予以默认。

    但是,他迟迟不在朝堂上公布辽王西征之事,更没有像当初支持冯胜和蓝玉北伐一样,举全国之力,支援辽王,导致辽王在天山乌鲁木齐河一线长期与帖木儿大军对峙,迟迟打不开局面。

    当然,除了考虑亲王私离封国之风不可长外,老朱也有苦衷。

    大明现在从外面看,像个威风凛凛的巨人,从里面看,像一面到处漏风的筛子。

    大明是在连年征讨北元的过程中建国的,人口增长极为缓慢。

    此时离西域较近的陕西和甘肃人口加起来还不到三百万人,后世人满为患的河南勉强三百万人,诺大的四川还不到三百万人,云南、贵州人口更是少得可怜。

    大明只好拿湖广人口优先填云贵川,但是,湖广人口也不多啊,湖南和湖北加起来还不到四百万人。老朱只好又让人口相对多一点的江西填湖广、填云贵川、填福建,以至于有江西老表半天下之说。

    大半个大明人口生产跟不上,经济生产自然也跟不上,光是保障西域用兵所需的军粮和民夫、大车,都是西北到华中各省难以承担的一个天文数字。

    朝廷刚平定陇南白莲教妖民作乱,又得对付月鲁帖木儿在西昌的叛乱;刚平定广西叛乱,贵州的土司又开始造反。

    近来来,洪涝天灾不断,甚至号称鱼米之乡的湖广、江西等省,时有民变发生。

    朝廷厚着脸皮让朱老六楚王朱桢出兵贵州平乱,楚王却说先拿钱粮后办事,否则免谈,把老朱气得半死。

    如果此时再举国动员,大明至少又要发行上千万锭宝钞,物价又得跳三跳,很可能要步当年元朝的后尘了。

    到了七月,老朱心力交瘁,突然感到身体不适,连忙下旨召回已经在外巡视一年的太子回京,协助自己处理政务。

    八月,太子回京不久,辽王一举攻破察合台汗国的捷报已经传到了京城。

    满朝文武这才知道,这个无法无天的小辽王又私自出兵了,这次竟然不远万里,从辽东杀到了西域。这两条小腿可真是能跑啊!

    于是有些不识相的御史开始弹劾起辽王来,要求对他进行问责。

    然而,胜利者是不受指责的。太子对这些弹劾都置之不理。

    更多的大臣是有眼力劲的,赶紧整了个洋洋洒洒上千文的贺表,齐赞太子运筹帷幄、知人善任,顺带表扬了辽王智勇双全、所向无敌,靖江王竭诚为国,勇冠三军。

    如果辽王在朝堂上,也会发出感慨,这些大臣都他妈的是人才,同样的事情,到了他们的嘴里,换个角度看问题,那就不一样了。

    人逢喜事精神爽,老朱的身体也因此好了许多。

    老朱没高兴多久,西域又传来一系列坏消息:帖木儿举国来犯,长兴侯之子、太子准女婿耿璇在吉祥城损兵折将,辽王再次晕倒,靖江王暂时统领军务,被五万帖木儿铁骑围困在汉轮台城前……

    虽说因为辽王的关系,老朱已经不是第一次坐过山车了,但是听到这些情况后,他还是坐不住了,连续下了一系列的严旨:

    “五百里加急,严令西宁侯宋晟先行抽调三千河西步兵增援辽王。”

    “着定远侯王弼立即到武昌,率领武昌左右两护卫火速增援西域。”

    “着武定侯郭英立即从京军左右羽林卫中抽调六千精骑驰援天山。”

    “着户部先发行五百万锭宝钞作为军资。”

    “……”

    大明就是大明,毕竟有近六千万人口,一旦启动战争机器,那动员力量还是很强的。老朱就是老朱,一提到儿子,还是很宠爱的。

    虽说他不会屙银子,但是他会印宝钞啊,用起来心里也不膈应。

    户部尚书徐铎只是弱弱地质疑了一下,就被他给当场撸掉了。谁和他儿子过不去,就是和他皇帝过不去。

    喜欢去大明扶贫请大家收藏:去大明扶贫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喜欢去大明扶贫请大家收藏:去大明扶贫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藏风 吃了肉,就不能吃我了 攻略阔少迹部君 完美世界 四合院:我可以吸收生命 十日终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