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泡书吧 > 去大明扶贫 > 正文 第200章 紧急动员

正文 第200章 紧急动员

    转眼到了三月一日,春暖花开,靖江王朱守谦和千户盛宣按辽王原来制定的计划,带着广宁中护卫两营步兵雄纠纠、气昂昂地开往河西,帮忙朝廷稳住河西局势,经营西域。

    辽东万物复苏,自南向北,屯田工作又依次展开。

    辽王府基本上不用再为屯田操心了。

    但是太子走之前,曾交代黄湜,要对辽东半岛的屯田多加指导。这时,山东派的地方官也个个跑到黄湜那里取经,学习屯田。

    辽东半岛山地实在太多,还真不适合推广学习长春、广宁和沈阳城周边地区大面积种植水稻的经验。

    黄湜就结合辽王以前关于发展区域经济的理论对大家说道:

    “在辽东搞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是没有前途的,顶多是混个肚儿圆,要想过上小康生活,还得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的区域经济,搞支柱产业。”

    “你们说复州千山两侧尽是山地,不能种水稻,可以种棉花嘛。种上十万亩棉花,辽东四十多万军民的穿衣就有了保障。种上二十万亩棉花,辽东不仅不需要再花银子从关内进口棉花、布料,反而可以向关内输送棉花、面料,赚取关内的银子。”

    “辽南山地日照足,可以种苹果,就象懿州土豆、黑山红薯一样,搞好了同样可以换取大把的粮食和银子。”

    “还有那盖州、金州,海水那么多,晒成盐,不就变成白花花的银子了……?”

    在黄湜的指导下,辽东半岛的经济很快有了大的起色。

    一年之后,辽东就不用再从山东输入海盐了。两年后,辽东半岛的棉花已经能够自给自足了。三年后,辽东的苹果已经成为贡品,摆到应天城老朱的龙案上。

    靖江王一走,辽王没了倚仗,在看似漫不经意间,又开始了一项瞒天过海计划。

    他让郭镇看守王府,自己以巡视辽北为名,带着两营中护卫人马到了沈阳。

    按后世记载,帖木儿这时应该在继续死磕北面的金帐汗国,并没有挑衅明朝。

    但是,朱植并不能确信历史轨迹按部就班地延续下去。

    那个便宜大哥朱标太子本来不该来辽东的却来了一趟辽东。哈密本应去年就被大明收复的,现在还在蒙古人手里。

    如果明军不开进西域、收复哈密,也许帖木儿汗国和大明像两个拳王在较量之前好好打量对手一番,谁也不会轻易出击。

    但是明军开进西域、收复哈密呢?察合台汗国会坐视不管吗?

    如果收钱乘胜进军察合台汗国呢?帖木儿会坐视不管吗?

    倘若帖木儿这个枭雄带着他的二十万狼虎之师进犯大明呢?

    朱植心里对靖江王能否取胜真没有底,越想越担心。

    兵者,存亡之道,不可不察。靖江王毕竟只是一个不务正业的流浪歌手……

    辽王一到沈阳,就给蒯富下达了一系列紧急军工生产订单:迅速生产十五门迫击炮、三门山炮、两千笠式钢盔、十万个三角刺……

    自辽王到辽东以来,仗着手下的火器精良,追求装备和行军的轻便,一直没有生产和普及沉重的铠甲,只有部分人员才有简易笠式钢盔和棉甲。

    但一想到此次有可能对阵装备有火器的帖木儿大军,辽王心里还是充满了深深的危机感,想给将士们都准备一副钢盔。

    为应对西域多变的气候,他下令刚刚成立不到三个月的辽东织造局,不仅要准备五千套更为厚实的棉甲,还要准备五千套棉布夏装。

    西域蒙古人不是战马多吗?那就多给他准备点三角刺,俗称铁蒺藜,可以有效降低对方骑兵冲锋力度。

    他又以改革整编王府中护卫为名,在沈阳城招兵买马、调兵遣将。

    以前的广宁中护卫改革,搞旧瓶装新酒,虽然参照后世军队编制,但仍然叫做军、百户、总旗、小旗,中间只多了一个营级编制的营官,相当于副千户。

    这一次改革,辽王搞的却是新瓶装新酒,相应改称后世的团、营、连、排、班,各级长官也相应改成团长、营长、连长、排长、班长。这样层级分明,又朗朗上口,便于指挥。

    火真受命以广宁中护卫的一个骑兵营为基础,到双辽去组建骑兵团。

    为解决兵源问题,辽王让阿扎失里、老哈拉章和沈阳侯罕东分别从各部选送五百蒙古精壮到双辽城,听从火真差遣。

    经过一个月的训练,火真又从中挑选了上千一百人,补充到原来的中护卫骑兵营中,组建了三个新的加强骑兵营,每营辖五个骑兵连,每营五百人。

    郭骥受命以其协助董兴东征的步兵营为基础,在沈阳军营组建步兵团。

    因为兵源不足,辽王打起了女真人的主意。

    董兴东征后,明军前后抓获了几千女真俘虏,分别放在抚顺矿场和沈阳工地上干活。

    这些人当打手还比较专业,但是干苦力确实有点浪费。

    纳哈出率部投降大明之后,建州女真人大部分已没了对抗大明之心。只是勃罗哥等少数部落头人从中煽风点火,辽王又一直故意抬高海西女真,始终视建州女真为无物,建州女真人心里有怨气,结果和辽东明军又对抗了三年。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去大明扶贫请大家收藏:去大明扶贫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经过明军这次毁灭性的打击,被俘的勃罗哥已经像敲断了脊梁骨的野狼,再也凶狠不下去了,所想的只是如何活下去,不敢再奢望获得和海西女真各部一样的待遇。

    “勃罗哥,各位头领,你们好好想一想。要么继续在抚顺和沈阳挖煤烧砖,等到把煤挖完、把辽东各城修好后恢复自由,要么派两千人随明军西征效力,凯旋之日就是恢复自由之时。”

    辽王第一次高高在上地接见了造反钉子户勃罗哥以及其他被俘的女真部落首领,直截了当告诉对方自己的条件。

    “我等愿意听候辽王殿下差遣。”

    勃罗哥等人一听,马上磕头答应愿意为明军效力,并从部族中挑选了两千精壮前往张石的左护卫军营接受训练。

    郭骥最终也只要了其中一千来人,分散到郭骥原来带领的步兵营中,新组建的步兵团下辖三个加强步兵营,每个步兵营五百五十人。

    通过这样安排,辽王不仅有效缓解了辽东兵源不足的问题,也可有效防止在自己离开辽东后,蒙古和女真各部中的一些不安定分子蠢蠢欲动,搞事情。

    弼马温戚祥被从黄龙府召回,受命以辽王随身护卫的步兵营为基础,组建炮兵团,下辖三个迫击炮连、一个山炮连、一个辎重连和一个警卫连。迫击炮连装备九门迫击炮,每门炮随行一个基数弹药九发炮弹;山炮连装备六门山炮,由辎重连携带两个基数炮弹,警卫连负责随行和作战警戒。

    郭钥、郭铨兄弟俩也被辽王放到了炮兵团,跟随自己建功立业。许多还不懂什么炮兵射击理论的步兵临时改成了炮兵。

    闲置已久的工兵队和医疗队也又重新组建起来了……

    西征准备动静越来越大。

    辽王想瞒天过海,瞒得了广宁城内的王府属官,却瞒不过身边的朱大能和张石。

    辽王几乎把手中的底牌都拿出来了,这不是去亲征,难道又是去旅游吗?

    朱大能有些不解,找到辽王说道:“收钱王爷不是已经挂帅西征了么,你怎么还想去河西?”

    辽王答道:“帖木儿汗国之强,远远超过大明的想象,也超过你我的想象。收钱又是第一次带兵,万一帖木儿出兵,我担心收钱不是帖木儿的对手。”

    张石说道:“那我和朱大能都可以替你西征,增援收钱王爷啊?”

    朱植解释道:

    “亲王挂帅也是迫不得已。按朝廷的安排,驻防甘肃一带的明军虽少,却有大将军蓝玉、长兴侯耿炳文和西宁侯宋晟三人指挥,互不相能。”

    “我派濮玙支援河西,却被蓝玉逼得自杀。朝廷派肃王朱瑛去坐镇,结果被蓝玉给吓傻了。”

    “现在朝廷又派去了鼠肚鸡肠的李大脓包当陕西行都司的指挥使,你们去了之后,能镇得住他吗?”

    张石则对辽王说到:“上次是大能陪你远征呼伦贝尔,这次该轮到我了吧?”

    辽王拒绝道:“还是大能跟我去吧。离开辽东后,只有你主持辽东大局,我才能放心。沈阳的左护卫在辽府三卫中经历实战最多、实力也最强。但这次西征,主要还是从中护卫中抽调人手,目的就是让你带左护卫确保抚顺工业区的安全,守住辽东根基。”

    辽王这样一解释,张石顿时觉得使命光荣、责任重大,也不再坚持了。

    喜欢去大明扶贫请大家收藏:去大明扶贫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藏风 吃了肉,就不能吃我了 攻略阔少迹部君 完美世界 四合院:我可以吸收生命 十日终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