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泡书吧 > 去大明扶贫 > 正文 第133章 又在呼伦湖网住一条大鱼

正文 第133章 又在呼伦湖网住一条大鱼

    当蓝玉大军忙着清点缴获、私下分赃、凌辱俘虏的时候,元军营帐东边,辽东军和郭英的部队始终保持严整的军容,纹丝不动,防止元军再来一个拼死突围。

    当元军大营内传来震天哭声时,朱大能有点冷静不下来。

    不用猜,绝对是蓝玉率领的明军在享受战胜者的福利。

    朱大能可是受过后世严格军纪教育的,辽东军不准虐待俘虏、不准调戏妇女。这可都是他亲自教的。

    他几次抽出战刀,想冲进去制止蓝玉大军的暴行,都被郭英和平安死死拉住。

    郭英说道:“算了吧!一百多年前,蒙古铁骑称雄中原时,也是这么对待汉人的!”

    刚好,易信又来报信:“朱将军、平将军,早上有一股元军四、五千人向北突围而去,下午又有四、五千人的明军追了过去。”

    朱大能一听,对平安说道:“不用猜,那股元军一定是奔呼伦湖而去了。哀兵必胜,后面的明军追兵不一定干得过。”

    朱大能迅速集合人马向北而去,借此离开这肮脏的胜利场。

    四月十四日下午,当大能赶到呼伦湖西南角时,俞通渊率领的明军果然和元军残部正杀得难分难解。

    明军开始是挟得胜之师之威,一路猛打猛冲,差点把元军赶进了湖里。

    战斗了半天之后,元军越打越多,加上赖腊武和老哈拉章两个老头子都披甲上阵,激起了成吉思汗子孙们的血性,慢慢又把明军顶了回去。

    等朱大能赶到的时候,俞通渊手下五千骑兵只剩下一千多人了。

    如果被辽王派到西洋的俞靖在此,绝对会认出,正苦苦杀敌的正是他的父亲。

    朱大能率三营骑兵最先来到俞通渊身后,紧接着五营步兵骑马赶到。战场开平又开始向明军一边倾斜。

    赖腊武和老哈拉章眼看这明军越打越多,只好停止了进攻,安排一千精骑,保护天元帝父子继续沿着克鲁伦河向西逃跑,另以三千辆大车形成防御阵型,大车后面是七千骑兵。

    朱大能也不追赶,只是让部队死死盯住眼前这支元军主力。

    又过了半个时辰,郭英带着黑压压的战车隆隆而来。

    俞通渊见辽东军和武定侯都来了,赶紧把主战场交给武定侯,自己带着一千多剩余人马去追击刚才向西逃跑的元军去了。

    呼伦湖南岸,除了骡马的喘息声,战场上陷入死一般的寂静。

    朱大能和郭英带领近万明军和千辆战车在南,针锋相对展开包围阵型。

    辽东军总算在呼伦湖又网住一条大鱼。

    赖腊武和老哈拉章带领手下九千残兵败将在北,既不敢战,也不敢跑。他们的背后是五万老弱病残和二十余万赖以生存的牲畜,再往后就是开始解冻的呼伦湖。

    过了许久,还是赖腊武率先拍马出阵,高声喊道:“大元太尉自知不敌明军天威,斗胆请辽王殿下出阵,如愿放我部族老幼一条生路,我这七千蒙古勇士愿意下马就缚。否则,宁愿战至最后一兵一卒。”

    朱大能和平安不约而同瞅向武定侯郭英。辽王不在,只有他的官职和爵位最大了。

    郭英双腿轻夹马肚,驱马出阵,朗声答道:“辽王天皇贵胄,岂是尔等蛮夷想见就见。我乃辽王麾下大将武定侯郭英,要降便降,不要废话。”

    赖腊武一听,竟然是二十年前的老对手!

    他连忙驱马上前直至郭英面前,双手一揖道:“二十年不见,不想武定侯爷还是英姿不减、宝刀不老。赖腊武多谢当年大明不杀之恩,还请侯爷代向洪武陛下问安。”

    郭英一听,还真是无巧不成书!原来在这里再次遇到手下败将赖腊武!也不由驱马前进了几步。

    二十多年前,郭英随老朱征战,俘获了纳哈出及其偏将赖腊武。老朱当时获悉纳哈出乃元朝开国元勋木华黎之后,将二人一并带回应天软禁起来,礼遇有加,进行感化。

    没过多久,辽东陷入蒙古各部、女真、高丽和红巾军余部的混战之中,老朱也忙着平定南方,无暇顾及辽东,就先把纳哈出放回辽东,希望纳哈出利用自身影响,号召旧部向明朝投降,以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

    谁知道,纳哈出回辽东之后,先是到了漠北元廷当面表了忠心,受到元帝的重用,被封为丞相,随后仍回辽东召集旧部,屯兵金山,勾连高丽,拉拢女真,彻底清除了红巾军余部。

    他还多次派兵攻破辽阳,屡屡与大明作对,成为北元小朝廷继王保保之后最大的军事倚仗。

    尽管如此,老朱留并没有为难留在应天的赖腊武,甚至为他娶了一个媳妇,一如当年匈奴对待汉朝使节苏武。

    赖腊武可比当年的苏武会韬光养晦多了,娶汉人媳妇,行汉家礼仪,学说汉话,迷惑了大明上下。

    去年年初,老朱终于放心地派出赖腊武回辽东劝降纳哈出。

    没想到,赖腊武居然是个深藏二十多年的老六,不仅不劝纳哈出投降,反而为其对抗明军出谋划策,通过围魏救赵,千里奔袭辽南,差点破坏了老朱的金山会战计划。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去大明扶贫请大家收藏:去大明扶贫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即使是辽王以四面楚歌之计在金山之役中瓦解了元军斗志,但在赖腊武的谋划下,纳哈出在金山的投降也只是权宜之计,实际上是想效仿当年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等待时机再东山再起。

    遗憾的是,纳哈出过去心高气傲,面对常茂这样的二楞子的肆意羞辱,还做不到象勾践一样人至贱则无敌,很快被明军识破计划,把假投降弄假成真,部众很快降的降、散的散。

    但是,赖腊武在如此逆境中,还是把纳哈出的上万精锐带了出来,再加上曾经带队攻破辽阳,全歼明军后卫濮英的三千精骑,在蒙古部族中还是有一定威望的。

    回到漠北后,赖腊武俨然成为纳哈出旧部的领袖人物,就是天元帝对他也是礼遇有加,加封太尉,至少在名义上让他执掌元帝国的兵权。

    只是元帝手下几个混吃等死的王爷却一直瞧不起他,称之为蛮子。这是蒙古人对南方汉人的蔑称。

    赖腊武从松花江逃到漠北之后,对元帝竭尽辅佐之能事,尽量协调和元帝心腹哈拉章等一帮权臣之间的关系,处处对吴王、代王等几个倚老卖老的蒙古宗王忍让,力劝天元帝休养生息,收缩战线,暂时蜗居漠北,不要过份刺激大明。

    赖腊武心想,只要再过十年,北元可能还会有二十万精骑,再和大明掰掰手腕。

    可惜的是,这次大明朝廷上下齐心,居然空前一致地同意连续北伐,把赖腊武的美梦击得粉碎。

    但是,这不能否认赖腊武是风雨飘摇的北元小朝廷最后的柱石。

    前不久,明军即将对北元朝廷形成四面合围之势,赖腊武再出祭出围魏救赵的老棋,派出一千精骑渗透哈拉温山,把辽王的后勤补给线捅了个大窟窿,害得辽东统帅小辽王在决战之前亲自回师堵塞漏洞。

    更重要的是,赖腊武还未雨绸缪,派人在北方的呼伦湖旁边建立了个进退自如的据点,在关键时刻和太师哈拉章护着天元帝父子逃出了蓝玉大军的合围。

    正是因为有了赖腊武的前期努力,天元帝才在仓促突围后有了个临时落脚点,得以保存体力,成功摆脱明军的一路追杀。

    可惜北元小朝廷气数已尽,如同一艘即将沉没的破船,无论赖腊武这个优秀的大副怎么努力,都阻挡不了沉没的趋势。

    赖腊武此时和明军僵持,不战不降,再厚着脸皮,和郭英谈起旧谊,不过是想尽可能为天元帝逃跑争取一点时间罢了。

    毕竟小哈拉章已经给他报告了,开始的时候,向东渗透的元军还靠偷袭,消灭了一、两千明军的后勤部队,当明军从前线调回有火器的精骑后,很快锁定了这些元军并予以全歼。这辽东铁骑跟踪追击能力也太过强悍了。

    郭英仔细看清了眼前的赖腊武,沧桑中带着狼狈,不过眼神倒还是和二十年前有些相似。

    他于是大声说道:“赖腊武,二十多年前,元主买的里八腊、纳哈出,还有你,都是大明阶下囚。我大明以德服人,将你们陆续放归。本想只要尔等臣服我大明,尚可为草原之主,籍我大明天威,号令部落,也可衣食无忧。没料到尔等忘恩负义,反叛无常。还有脸提当年之事?”

    赖腊武见被揭了老底儿,只好讪讪说道:“汉人有句话,叫做各为其主。还望武定侯爷海涵!”

    郭英厉声道:“如今穷途末路,还有何话要说?”

    赖腊武看了看郭英手里令人生寒的长枪,又望了望他英身后的辽东精锐和整整齐齐的战车阵,不由心生一阵阵的绝望。

    一阵权衡利弊之后,他还是慨然答道:“成王败寇,赖腊武无话可说。只是大明乃仁义之师,请侯爷允许赖腊武回去和各部落首领商议片刻,是杀是剐,悉听尊便。”

    “只给你半个时辰商议。如不投降,鸡犬不留。胆敢乘机逃跑者,杀无赦!”郭英爽快地允诺道。

    他的话音刚落,朱大能已经指挥柳升带领左军三营人马迂回到蒙古人的西边,封住了他们逃跑的路线。

    喜欢去大明扶贫请大家收藏:去大明扶贫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藏风 吃了肉,就不能吃我了 攻略阔少迹部君 完美世界 四合院:我可以吸收生命 十日终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