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泡书吧 > 去大明扶贫 > 正文 第107章 收钱王子拉皮条

正文 第107章 收钱王子拉皮条

    最近,收钱拉皮条的工作开展的出奇顺利。

    收钱手下的教坊司罪臣家眷本来就是一大资源。那都是一些失去了依靠的少妇、少女,少说也有两百多人。

    这些人虽说在参加广宁各项建设活动中和其他人一样得到了尊重,但毕竟是女人家家的,在这苦寒之地,还是得有男人作为依靠。

    无论前世讲究的父母之命、后世讲究的自由恋爱,还是当时文人在荆杀拜白南戏中朦朦胧胧表达的郞情妾意,后世作家倡导的女权主义,这都不重要。

    对时下的女人来说,重要的是,婚姻真的可以改变命运!

    辽王建藩,广宁中护卫的将士们待遇本来就高,接着又随辽王东征北伐,载誉归来,个个都是妇女眼中的英雄好汉。

    按照辽王的承诺,嫁给广宁中护卫的将士们,她们不仅马上能脱离贱籍,还可以住进大宅们,重新过上旧日的富家生活。

    后世可是讲了几十年的什么男女平等啊,女人要自强、要自立、要自尊啊,可国门一开放,好多女性还不是不顾民族、肤色、年龄,向国际友人们含情脉脉地伸出爱情的小手了么!

    也许其中个别人是真爱,更多的还是为了拿到绿卡,改变命运!

    在封建王朝,这些罪臣家眷们要生存,世无他途,唯有良配而已。

    与此同时,源源不断拖儿带女的内地移民,早就希望找到当地一位军爷作靠山。及时将女儿嫁出去,不仅能为家里节省一份宝贵的口粮,以后在辽东安家也算是有了保障。

    所以,当收钱王爷开始挨家挨户摸底、征求意见时,报名婚配的超过了四百人。

    虽然为自家女儿报名的占了绝大多数,但个别年龄和姿色尚可的寡妇还是委婉地表示,愿意为像张石将军或徐德社长这样的种粮高手缝补浆洗。

    张石将军在辽王府的威望日隆,隐隐已经成为仅次于辽王和武定侯的第三号人物,嫁给他日后不仅衣食无忧,还说不定能向朝廷讨个诰命夫人之类的。

    那辽王带来的三个社长都是种地高手,在这以农为本,以粮为尊的时代,都被吹成神农氏转世了。

    凡是得到他们指点的,麦穗、稻穗就是比别人长得饱满一些,地里种出来的各种稀奇之物,送到辽海盛宴酒楼里,就是天价。连铁炫、蹇义和黄湜三位德高望重的当世大儒见了他们,都要尊敬地称一声“先生”。

    至于年龄嘛,这根本不是问题,这三人看起来不到四十,正值壮年!看起来比朝里那些身材臃肿的官老爷身板好得多。

    一些条件相对较差的寡妇甚至表示,只要对方人老实,不论长相年龄,哪怕对方缺个胳膊、瘸个腿,都愿意给对方暖被窝。

    眼见天气越来越冷,这个要求好像也不过分。

    毕竟,辽王对红崖子之战后,因伤残退出军役的士兵都作出了极高的承诺,不仅每人赏一百锭宝钞,还分给一座占地两亩的宅院,一百亩旱地或八十亩水田,可耕可租,四十年免税,还可逐月领取一石粮食作为抚恤。

    当时,朝廷对将士伤亡标准抚恤极低,士兵阵亡后抚恤金只有二到五两,千户级别的将军也不过八两,受伤致残的士兵只能自认倒霉,一个子儿也没有。

    辽王这个抚恤待遇,真是一个好字了得!和朝廷相比,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当然,收钱王爷本人更是典型的集富贵、英俊和才华于一身的择偶对象。雪原剧团好多少女已经对他芳心暗许。

    尽管官方说媒更像是一种政治任务,收钱王爷还是搞了一些骚操作,尽量让大家在匹配成功之后有一种后世中大奖的感觉:这一切都是缘份,命运之中的安排。

    他先把这报名的妇女和少女分成若干组,编成化名册,注明基本情况,让符合婚配条件的将士们从每组中挑选中意的一个。又把符合婚配条件的将士们也分成若干组,同样编成化名册,注明基本情况,让报名的妇女们挑选,每人同样可以从每组中挑选中意的一个。

    经过这样一个技巧性处理,一轮下来,竟然有五十多对新人对上眼了,彼此都选中了对方。

    让朱植觉得收钱真他妈的是人才的是,一轮双向选择过后,收钱又安排了第二轮、第三轮、第四轮……

    这样下来,最终有两百对新人匹配成功。

    这些人无不相信这是上天安排好的良好姻缘,就像《拜月亭记》里说的那样,有情人终成眷属,婚后磨合自然要顺利一些。

    更让朱植觉得收钱真他妈的是人才的是,收钱还搞了暗箱操作,悄悄留下二十名最为优秀的候选人不参与双向选择,而是让张石、张信、三个社长和沈庄等人优先挑选。

    收钱还对朱植挤眉弄眼的说:“请辽王殿下先翻牌子!”

    听了收钱还有这么一个操作,大家无不兴趣高涨。

    朱植终于放下了心中的执念,不再提那钓鱼之事,而是替张石、张信等人作主,给每人挑选了一个妙龄少女。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去大明扶贫请大家收藏:去大明扶贫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沈庄这花花公子就算了吧,这家伙走到哪,花到哪,年少而多金,身边美女如云,过眼即走。只要他身板吃得销,应该能实现睡三千个女人的伟大梦想。

    但是张石、张信和收钱却不愿意让朱植乱点鸳鸯谱。

    张石心态极好,只是要了一个三十来岁的俏寡妇,说是能帮忙把家里收拾干净整齐就行。

    张信前世、后世家中都是有老婆的,但这如狼似虎的年纪,身边没有女人也不行。而且,他长得确实高大帅气,也很有女人缘。

    大家强行给他挑选了一个十六、七岁的姑娘,然后一个个幸灾乐祸地遥想:“等张信把老家的老婆接来,那会是什么样子?”

    至于三个老社长,因为正在组织秋收,前面没有参加公开竞标、双向选择,现在也不在暗箱操作的现场。但是他们在生活上、心理上却是最需要慰藉的。

    朱植让收钱派人专门拿着花名册去征求三人的意见,让三人各挑了一位。

    最后,朱植又问起来广宁卫那两百来个残疾伤兵的婚姻情况。

    收钱答道:“大部分人都没有成家。”

    朱植就吩咐道:“我不管你用什么手段,务必把让每个伤残老兵都有一个完整的家,作为一项政治任务完成得圆圆满满,让每个伤残老兵都有一个好的归宿,从而在广宁城树立一个好男要当兵的导向。”

    收钱于是哈哈一笑:

    “其实你多虑了,教坊司还有近百名寡妇虽然没有报名,并不代表他们不想找到后半身的依靠。”

    “她们的年龄一般不会超过三十岁,年龄大了,教坊司也不会要。新来移民中还有一些十七、八岁以上的姑娘,已经算是大龄剩女了,只是因为营养不良,模样差了些。让这些人和伤残老兵们匹配,彼此还是很愿意的。”

    辽王于是向王府官员们堂而皇之地通报表扬:“什么是人才?收钱王爷这样的就是人才。他从来不会向本王提出问题,而是想办法帮本王解决问题。今后,你们都要向靖江王爷学习,照此办理。”

    通过拉郎配,辽王对一同穿越而来的收钱算是有了新的认识。

    接下来要操心的就是,要举行婚礼了。

    朱植直接抛出一个后世才有的概念:集体婚礼,直接把郭英、铁炫等人炸得外焦里嫩:婚礼还能这样办?

    不过,这辽王的主意虽然有些旷世奇闻,但在这蛮荒之地,好像也不算有违伦理之道。

    就这样,大家定在八月十五中秋节这天,给新人们举行集体婚礼,婚礼用的食材都由辽王府包了。

    辽王于是变得更忙碌了,既要在秋收大忙中见缝插针,宴请辽东各位将军,又要宴请东北各部落头人,还要筹备这旷世婚礼。

    让他没想到的是,十个月之后,这宝宝们一个接一个地在广宁城呱呱落地,都来感谢辽王喜配良缘,请辽王赐名。这可消耗了辽王不少脑细胞。

    他开始给起的名字,无非男孩叫张辽、杨广,女孩叫李安、张宁之类。

    后来请辽王起名的越来越多,他就干脆在中间再加个字,什么张定辽,杨文广,李嘉安、张怡宁。

    这么一改,倒也别有含义。大家都说辽王起的名好,来找朱植起名的人更多了。这是后话。

    喜欢去大明扶贫请大家收藏:去大明扶贫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藏风 吃了肉,就不能吃我了 攻略阔少迹部君 完美世界 四合院:我可以吸收生命 十日终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