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泡书吧 > 去大明扶贫 > 正文 第93章 重新规划辽东

正文 第93章 重新规划辽东

    六月九日,朱植早上醒来,发现帐外竟然睡着一个小姑娘,仔细一看,原来是那个叫扎尔达里的小丫头。

    原来他于昨夜睡下后,扎尔达里坚持要兑现诺言,入帐侍奉辽王,只是张斧头坚持不肯,她只好在帐外将就了一夜。

    朱植不禁摇了摇头,带着右军三营人马留在原地继续做好统计人口、安抚民众、收缴武器、发放盐茶以及甄别林中百姓等工作,其他人马返回西辽河东岸。

    扎尔达里却是像个小尾巴似的也跟着他后面,还给自己取了个汉名,叫明月。

    朱植心想,后面还要做蒙古人的群众工作,在了解民情、言语沟通和接近感情距离这方面,扎尔达里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也就将其留在身边,顺便教教自己学习蒙古语。

    一连几天,朱植在明月和薛台的陪同下,深入蒙古包,用简单的蒙古语亲切慰问阿扎失里的部众,遇到孤儿寡母,就送上盐茶或让他们到明军大营接受救济,遇到传说中的林中百姓,便热情邀请他们加入自己的亲军卫队。

    就在这时,朱植也开始重新思考如何经营辽东来。

    他原来之国的计划是:

    第一步依托冯胜北伐大军的掩护,在以广宁为中心的辽西走廊猥琐发展,先北上懿州建立前哨阵地,然后穿过科尔沁草原腹地,到西辽河筑城,开辟八百里西疆,一边对蒙古铁骑进行有限防守反击,一边就地屯田,发展和对岸蒙古人及林中百姓的贸易,先实现辽东都司的粮草和马匹的自给自足。

    第二步再慢慢安定辽东半岛,开辟八百里东疆。

    第三步再从沈阳北上,开辟两千里北疆,建设北大仓。

    但是,纳哈出和赖腊武的围魏救赵之计,没能动摇老朱和冯胜的既定战略,却打乱了朱植的整个计划。

    仓促之下的出兵,居然第一步先行平定了辽东半岛也就是辽南地区,东疆虽未完全开辟,但是大局已定。紧接着,他顺势恢复了沈阳、银州,打开了北疆的大门,最后一步还是来到了西辽河流域。

    这战略三步走,虽然打乱了顺序,但兜兜转转一个多月,整体上完成的还比较顺利,也比预想的要快上至少一年时间。

    他现在唯一担心的就是,第一年布局太大,辽东的粮食和兵源能否支撑这个战略规划。

    按后世地形,西辽河从双辽溯江往西,还有通辽、开鲁两处要地,都有辽代佛塔作为显着地标。

    西辽河从开鲁向西南方向上溯,又有支流西拉木伦河、老哈河等辽河支流。燕山北麓和大兴安岭东南麓的雨水、雪水尽数汇入西辽河流域,滋润着这片土地。辽代就曾经招募内地汉人在此进行初步农垦开发,有着比较好的农业基础。

    特别是老哈河直通军事重镇大宁府,也就是后世的赤峰宁城,如果依托西辽河,建立从大宁府到银州的弧形防线,弧线内沃野千里,虽不及松嫩平原黑土地肥沃,土地也是棕褐色,地力也比辽西走廊肥沃多了,可牧可耕。

    如果从东辽河开挖运河,打通和松花江的联系,那就更好了……

    可是一想到自己只是大明经营辽东的一个配角,在朝廷眼里,连冯胜都不如,朱植又有些泄气。

    他只好又摇了摇头,自言自语道:“算了吧,眼下只能先想一想,还是先挖通从沈阳到盘山以及广宁间的运河,尽快巩固已经开辟的疆土,经营好辽西地区。”

    不过,辽王还是想到了一个利用有限人力资源,经营八百里西疆的战术:蛙跳战术。

    曹楚材又被派了出去,带人沿西辽河继续溯河而上,勘查地形,为以后沿西辽河向上蛙跳,建立一系列据点作准备。

    朱植又和盛庸谈话,让他带右军的三营人马留在原地,作蛙跳战术试点。

    这些人马不多,辽王交待的任务却很艰巨:

    一是要着手选址修筑双辽城,以纪念大明辽王降服北元辽王。

    二是规划明年屯垦地址。西辽河水系发达,十分适合种植水稻,但是考虑到后世过分开垦科尔沁草原导致草原退化、水土流失,以及辽河拥塞被迫改道等惨痛教训,朱植只给他们规划了两万亩水稻,足够当地驻军全年军需即可。

    三是通过互市易马和放养军马相结合,力争每年能够为辽东都司提供三千匹军马。

    四是通过帮助修建寺庙和互市贸易,使阿扎失里部众在半固定的游牧状态中更容易得到精神和物质两重保障,为推行后世的盟旗制度作好准备。

    六月十五日,冯胜派女婿郑国公常茂前来邀请辽王,到大将军中军大帐商议总攻金山大计。

    朱植只好留下盛庸的右军在原地驻防,自己则带着明月过河拜会这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征虏大将军去了。

    喜欢去大明扶贫请大家收藏:去大明扶贫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喜欢去大明扶贫请大家收藏:去大明扶贫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藏风 吃了肉,就不能吃我了 攻略阔少迹部君 完美世界 四合院:我可以吸收生命 十日终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