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泡书吧 > 去大明扶贫 > 正文 第79章 打残赖腊武

正文 第79章 打残赖腊武

    再说朱植他们,四月二十一日冒雨疾进半天,居然再次遇上了赖腊武的西路军。

    这西路军果然和马云料想的差不多,最终还是从中路转向了路况更好的东路。

    不过这一转兵,却给了辽王率领的明军咬尾巴、捅屁股的机会。

    这次两军相遇,是谭广抢占先机,但是面对扑面而来的千余蒙古铁骑,他直接选择了撤退。原因是辽王有令在先,遇到强敌,不可接战。

    而且,百户谭广虽然年轻,也是个十四岁就从军的老油条了,已经有了十来年的戎马经验,知道面对强敌,不可强攻,只能智取。

    这时西路元军的先锋官显然是又换了个新的,居然派了五百骑兵一路追了过来,追了不到半个时辰,就遇到朱植的战车部队。

    朱植有了上次经验,也不再那么小心翼翼,根据地形让战车成五路纵队推进。

    这五百骑兵迅速向战车发起冲锋,同样没见到明军的面,就有近百人落马。其他人马见势不妙,连忙掉头回去报信去了。

    又过了半个时辰,朱植指挥战车已经冒雨推进到蒙古军的大营前,而蒙古前锋也等到了赖腊武主力的到达。

    朱植这边尽管只有二百辆战车,六百来个水货骑兵,却是指挥战车从容摆出一个三层叠加的雁式阵型,中间凹进去的位置留给了谭广的骑兵。

    赖腊武曾经被朱元璋活捉过,知道明军诡计多端,不敢从中间突破,只让两个千户各带人马从左右两翼冲击,先试试明军的火力。

    元军骑兵从三里外开始集结,离明军快一里的时候,加快了速度。但是由于下雨,蒙古骑兵不仅拉不开弓,速度也明显慢了不少。

    朱植派人挨个交待火箭手:“大家都镇静点,蒙古人下雨天放不了箭,也跑得慢,等离战车二百步时先在车厢内点燃一窝蜂,再拿出车厢对准蒙古人放箭。”

    很快,蒙古铁骑冲到离明军三百步,突然加速,但是没冲出多远,就遇到明军的万箭穿心战术。

    当他们离明军一百步的时候,对面的明军火枪手又进行精准狙杀。好不容易冲到战车附近,却是刀枪不入。挥刀乱砍之时,又给后边的火枪手当成了活靶子。

    冲击明军左翼的元军不得不改变战术,企图迂回明军后方。

    但是明军左后方是一大片树林,让蒙古人迂回起来苦不堪言,速度比步兵还慢。

    这股骑兵好不容易费力地拨开树支,那火枪手又从战车侧面打出致命的一枪,还没钻进树林的五百来人只好掉头回归本阵。

    冲击明军右翼的蒙古军根本无路可迂回,再迂回就要掉进海里去了,早已回归了本阵,虽然有些灰土灰脸,好歹只是损失了一百来人。

    赖腊武是在明军呆过的,见过明军的战车,但是没有见过这刀枪不入的战车;见过明军的火铳,但是没见过在下雨天还能射击的火铳,更没见过那又能射还能炸的火箭。

    他连忙召集手下商议应对之策,大家都是一筹莫展。

    前一天吃了败仗的千户突然说道:“王爷,这明军定是使了妖术。”

    这千户本来是想为自己的惨败开脱,却马上得到两位同样吃了败仗千户的附和:“太尉,汉人有句话,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咱们还是早早回到金山吧。”

    也有人主张先撤退一阵,乘明军队形混乱再反击,这是蒙古人进攻不利时的惯用战术。

    不管如何,撤退是当前最好的选择。

    在赖腊武商量对策的时候,叶旺和李威的五千多步兵已经跟上来了。

    朱植信心大增,决定调整阵型,乘蒙古人犹豫之际,发起反攻。

    赖腊武刚下达撤退命令不久,对面的明军竟然躁动起来,推着战车,并排前进,直奔元军中路而来。

    明军开始分成六路纵队前进,红旗猎猎,步伐整齐,溅得雨水四起,大地颤抖。

    当离蒙古大营一里远的时候,明军迅速变成左右两个方阵平推,中间仍然了开了个五丈宽的口子,口子里面则是黑压压的骡子军和骑兵,最后面则是李威的长枪兵。

    明军战车锵锵而行,步步紧逼。

    赖腊武又觉得明军进入开阔地带后,没有了优势,自己的机会来了。

    他下令五千骑兵先行撤退十里,自己亲自带那三千多骑兵远远地和明军兜圈子。

    这是蒙古轻骑兵一贯的老套路,俗称“放风筝”,汉人称“绕灯笼”,其实就是一种疲敌之术。

    赖腊武决定重新调整部署后,人马正在重新分配,明军已经推进到离蒙古大队人马只有三百步的地方停下了,二百辆战车上四百部一窝蜂一齐飞向元军大营。

    蒙古骑兵中有好多是见识过一窝蜂厉害的,于是有人就喊了起来:“汉人又要使妖术了。”

    有人掉头就跑,也有人在那里发楞,结果就被火箭射中。

    一万多支火箭迅速落在八千多蒙古人的阵地中,一下子炸死炸伤上千蒙古骑兵,侥幸躲过射杀的也如同炸了营一般,四处乱窜。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去大明扶贫请大家收藏:去大明扶贫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朱植在阵中看到此景,真是有一种别样暴力的美感加快感,不由想起辛弃疾那首《青玉案》中那句经典词句来。

    他不由感慨,要是北宋君臣把造烟花的智慧都用在这造火器上,也许被吊打的恐怕是契丹人和女真人了。

    可惜自古帝王多才多艺也多误国。

    正当朱植犯文艺病的时候,对面的赖腊武彻底无语了,也不放风筝了,赶紧下令全军撤退。

    两天来,赖腊武的骑兵和明军交手两次,都是人影都没怎么见到,就被干掉两千多人,四分之一的兵力一下子都没有了。

    随着主帅下令撤退,元军骑兵立刻争先恐后地逃命,不复当年成吉思汗时代气吞万里如虎的风采。

    然而,越来越有信心的小辽王并未就此善罢甘休,小手对着谭广又是一挥,一千名骡马混装骑兵,飞奔出阵,乘机对元军进行追杀。

    谭广的追杀也只进行了二十里,防止被蒙古人打了反击。

    蒙古人跑的太快,谭广也就追杀了三、四百人,不过俘获倒是不少,抓了五六百老弱病残连同马匹。

    留在原地来不及解桩的马也有三千匹,被后面的步兵轻松接收。

    赖腊武作为主帅,携带的换乘马匹自然要比另外两路多一些。元军仓促逃跑,好多马匹就留给了明军。

    这一仗打下来,已经是下午申时,元军没有吃成午饭,明军也没吃成午饭。

    在朱植的鼓励下,明军步兵和车兵咬紧牙关继续前行二十里和谭广会合后,才开始伐树搭建木棚和帐篷,埋锅生火做饭。

    由于持续下雨,明军花了好大力气,才从星星之火开始,慢慢生成一堆堆的篝火,直到天黑,饭才最后做好。

    朱植的中军带的铁锅多,士兵们就把刚才在大战中的死马捡好的地方割了不少,刚好炖成一锅锅的马肉汤。

    一时间,肉香充满整个营地,就连躺在泥里睡得跟死猪似的士兵们也被薰醒了。

    在前面逃跑的赖腊武和他的骑兵则不敢大意。

    刚才那明军的骑兵少说也有上千人,再加上妖术,也不是他们惹得起的。

    在明军停下休息的时候,他们仍然拼了命的往前跑,一直到跑到天黑,又累死一批战马后,才停下来杀马为食。

    由于丢了大部分的备马,连同马上的宿营帐篷,大部分的蒙古士兵只好靠着大树在雨里淋了一夜。

    赖腊武运气不错,手下给找了个破庙宿营,总算能将就一宿。

    四月二十二日早上,雨仍在下。

    朱植美美地睡了一觉,心情特别爽,昨天的一仗太畅快淋漓了,太装逼了,感觉此时的蒙古人战斗力下降比夕阳落山还快,并不象史书上写的那样坚韧顽强。

    当然,这里既有辽王突然使用了一窝蜂大杀器,达成了战术的突然性这一因素,也和老朱采取了长期封锁蒙古人的国策有关系。

    二十多年来,在朝廷的严令下,内地一斤盐、一颗铁钉、一匹布、一斤茶都不能卖给蒙古人。

    日落西山的蒙古人不仅无法打造各种大型攻城器械,也无法组建大规模的重骑兵了。

    蒙古铁骑已经是徒有虚名,士兵穿的大多是皮甲,马也是裸马,防御指数已经下降了两个层次。

    朱植曾经让士兵捡了一些蒙古人的箭头查看,真如史书记载那样,蒙古人现在已经山穷水尽,就连好多箭头都是骨头或者石头制的,这还射个毛线?

    发现这一情况后,他现在也是相信暴增,派人通知朱大能,说是蒙古骑兵的主力已经被打残,让他再从盖州卫要一千长枪兵,直取辽阳城。

    朱植不知道的是,赖腊武这一夜睡得并不踏实。

    次日早上起来后,赖腊武发现竟有部下数十人自刎于树下或缢于树下,还有的卧倒树下,用脚踢都踢不醒,用马鞭子抽,也不知道疼,不知是冻死了还是已无力气爬起来。

    赖腊武知道军心已散,只好带着七、八百名亲信,放弃马匹,向北翻山越岭而去,免得被明军跟踪追击。

    看来随着蒙古势力的日落西山,蒙古军队士气也是一落千丈。

    喜欢去大明扶贫请大家收藏:去大明扶贫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藏风 吃了肉,就不能吃我了 攻略阔少迹部君 完美世界 四合院:我可以吸收生命 十日终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