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泡书吧 > 去大明扶贫 > 正文 第68章 惊喜在继续

正文 第68章 惊喜在继续

    三月十日,有点让人手忙脚乱。

    吴高带人基本上把旧城清理得差不多了,说是可以再安排五百多家人住进去。

    广宁新城的木该楞别墅也建了三百多套。

    朱植让骞义负责把房子重新分配了一下,凡是带家属的工匠们,两家先凑各着挤一套别墅,剩下的就留给单身工匠和罪臣家眷了。

    至于旧城的房子,还是留给广宁卫的将士家眷们住吧。

    从此半夜孙子哭,婆娘叫的吵闹声越来越少了,随军家眷们笑得越来越灿烂了。

    寒流过后,气温回升明显,建房也不是那么迫切了。

    朱植马上叫停了建房工作,又和蒯富商量了一下工匠的调整。

    广宁城本来有两批工匠共计五百五十人。蒯富又从工匠家的孩子们中挑选了一百名十二到十六岁的孩子当学徒,这样工匠的队伍勉强达到了六百五十人。

    但是,调配起来,人手还是显得很紧张。

    广宁卫的两万亩地种植工作已经接近尾声,士兵们正在继续开挖沟渠,泥土堆积如山,刚好用来烧砖建房。

    那木刻楞虽然实用,但也有缺点,容易招火灾,建多了风险也太大,万一发生火灾,一烧一大片,后果也不堪设想。

    朱植终于下令,让张信组织人马挖窑烧砖烧瓦,抽出五十名工匠带些士兵开始修建一百幢砖混结构、上下两层的专家楼,又抽出五十名工匠带人建造军火库。

    军工生产已经停顿好久了,辽王这时也终于想起来,要有序开工,首先就让枪械局一个月生产一百支枪。

    蒯富有些为难道:“王爷,要保证完成这个任务,至少需要一百个熟练工匠。”

    朱植于是交代了一大通:

    “除了进行营建的一百人,全部工匠都给你,如何分配我不管,一个月要给我造一百条迅雷铳,两百辆新式战车。”

    “火药也要改进一下,不能凝结成块,你可以找婉清仙子帮忙。

    “原来的战车也要改进,不仅要加装钢板,还要加装可以搭载一窝蜂的挂架。”

    “是时候成立刀剑局了,立即生产一千把军工锹,一千竿钢枪头。临清军营新兵领的刀都是一堆破铜乱铁,杀猪都费劲,如何去砍人?”

    “广宁旧城的改造利用也要加紧,派少量工匠指导士兵们自己动手,改善居住条件。南镇新区也要继续搭建一些能够给未来移民遮风挡雨的木棚,这些由士兵们去做好了……”

    尽管辽王反对用士兵建房,但现在人手实在太紧张,让士兵当工匠,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大明士兵其实大多数是心灵手巧的兼职农民工,改造旧城并没有什么太大的难度。

    工匠家眷们也被动员起来,要么在工地上进行一些辅助性的工作,要么到裁缝局做衣服去。辽王都是会给钱的。

    广宁府马上要换春装了,做衣服也缺人手,朱大能三婶开的小裁缝店忙得不亦乐乎。

    婉清、婉君越来越有主人翁意识了,也跑来找辽王要人手。

    婉清说:“黄王,你看,既然弄来了耐高温的石墨材料,我还想尝试造玻璃,以后不仅衣食住行用得着,更重要的是以后做化学试验也用得着。你再给我几个人帮忙做试验,造玻璃吧。”

    朱植应付道:“这个好说。我这里还有十来个太监,都给你吧。”

    婉清骂道:“真恶心!你能不能给姑奶奶派点正常的?”

    婉君看婉清这几天大出风头,也忙着帮忙改进了为蒸馏炉和熔铁炉提供鼓风风力的水排,利用水力驱动的水锯……

    她对朱植说:“周财主,你那从《天工开物》上抄袭的几个发明好是好,就是没有内部结构图,我也想再要几个人帮你琢磨琢磨,说不定能研制个向高炉中自动填装煤炭或铁矿石的投喂机,给你节省好多人力哩。”

    朱植看这两位斗战胜佛的热情好像已经被燃了起来,心里还是很高兴的,还是认真想了想她俩的建议,最后说道:

    “给你们太监吧,你们又不要。给你们找一些糙汉子打下手好象不大合适。还是从蒯富那里给你们一人分十个小工匠吧。”

    “对了,你们不是在教小孩子识字念书吗?也可以把他们拉进来,一边做试验,一边搞设计嘛,一旦试验或设计成功,就让蒯氏兄弟安排人去做就是了。”

    两个姑娘一听,也是这么回事,赶忙回去召集人手忙活去了。

    后来,她们果然造出了玻璃、投喂机,还有可以提高挖煤效率的传送车,用于码头吊装货物的绞车……

    她们为辽王省去的人力何止上万,朱植这利息收复太值了。周扒皮为了长工多上地,多干活,还要搞个半夜鸡叫。他朱王爷却有两个会下金蛋的金凤凰。也许这就是前世地主与后世资本家的区别。

    三月十日这一天也有不少惊喜。

    喜的是,郭镇从大凌河接应物资回来了,除了给平易他们留下一些稻种和耕牛,又带回广宁一百万斤稻种,三百头耕牛,五百多头骡子等牲畜。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去大明扶贫请大家收藏:去大明扶贫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山东的耕牛、骡子快被辽东给买光了,价钱也翻了一倍。

    原来在大凌河打鱼的二十来户渔民和两千多户山西移民也跟着郭镇一起来了。

    晋王年前曾答应给辽东送十万人口,这是朱植知道的,也是他翘首以盼好久的。

    令朱植没想到的是,晋王回太原后,先将他平时看不顺眼的属官、士兵以及豪绅等两千多人罗织罪名,谪发充军,号称“长生军”。

    这些人家境条件较好,晋王特许他们可以坐着骡车,赶着驴车,带上家眷和家丁、仆佣一起去辽东。

    这样一下子就完成了小一万人的移民目标。

    至于后面的九万人,数目太大,晋王现在也有点后悔,当时答应太轻率了,就交给地方官们慢慢折腾,反正他是不想管了。

    晋王府护卫押送移民到了大凌河后,刚好遇到郭镇他们,说了些好听的话,把人一交割,就打道回府了。

    朱植连忙交代张信:“那两千户山西移民暂时放在广宁城南镇新区的东南角临时安置,先住临时木棚。但是,那些渔民们一定要给腾出最好的房子,以后咱们想吃肉都得靠他们了。”

    最近以来,广宁城上下都忙得昏天黑地,每天半斤肉真不够吃,那十八万斤羊肉一腌一晒,风一吹,又去掉四、五万斤,已经快吃得差不多了。

    再没肉肉吃,影响部队的战斗力倒在其次,影响工匠们的效率才是要命。

    他现在对工匠的保障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有仓中粟,还要有餐中肉,这样才能让工匠们发挥最大的工作积极性。

    喜欢去大明扶贫请大家收藏:去大明扶贫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藏风 吃了肉,就不能吃我了 攻略阔少迹部君 完美世界 四合院:我可以吸收生命 十日终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