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泡书吧 > 去大明扶贫 > 正文 第43章 沈家的邀请

正文 第43章 沈家的邀请

    朱植在王府昏昏沉沉地睡了半天,又有下人来报:“王爷,沈家沈庄少爷来请您赏脸去听戏。”

    其实自从他确定改封辽王之后,不少京城勋贵都在挖空心思和朱植攀上关系,套个近乎。

    有的请他去赴宴,有的请他去喝茶,有的请他去听戏,顺便把自家千金介绍给他。

    无奈朱植整天忙得屁颠屁颠,除了老朱和贵妃的席必须去外,其他一概不应。

    但是沈家不一样,撇开沈胖子共同穿越的缘份不说,单单这五十万锭宝钞一单,连订两单的生意,他就得去。

    何况一个好汉三个帮,身边人手又少,说不定还可以再和沈家谈成一笔生意。

    他简单洗了把脸,交代了些事情,又给有家室的工匠们放假一天,然后就由沈庄的骡车在前面带路,自己由便宜表哥郭骥驾着老朱送的那辆马车出发了。

    万球能则带着三十名护卫在后面吊着。

    这是朱植穿越以来,出的最远的门。

    两年前,倭人甚至混入京城,准备行刺大明皇帝啊。

    大明朝的治安情况好像也不咋地,还是小心为妙。

    “表哥啊,这次我派你随沈家远涉重洋,可是异常凶险啦,可有无怨言啊?”

    “不敢。四叔说了,那马匹都是汗血宝马般的珍贵,关系辽东安危。殿下能将此等重要差使交给郭骥,是殿下对郭骥的信任,也是郭家的光荣。”

    “嗯,你知道就好。不过那马也娇贵,你一定要把那《马经》学好,等你把马送到广宁,就算为辽东立一大功。到时候我就奏请陛下,把这宅子还给你。后面你可以跟我继续做事,也可以跟你四叔做事,恢复爵位也不是难事。”

    “殿下天纵奇才,郭骥愿意永世为辽王鞍前马后。”

    “一会到了沈家,你就代表我和沈家再谈两笔生意。一是让沈家代为从福建收购四十万斤砖茶,再从山东收购六十万斤海盐,直接运送到广宁;二是合作收购北方的皮革、人参、鹿茸等名贵土特产销往南方。”

    在马车颠簸中,朱植和这个便宜表哥,也就是郭兴的长子郭骥谈了起来。

    郭兴本来是朱元璋起家的二十四淮西名将之一,以功封为巩昌侯,病死后曾追封陕国公,后来又因为生前和胡惟庸有牵连,直到死后才被发现,结果爵位被除,王府也充了公,累及子女。

    好在老朱看在郭家其他人的面子上,手下留了情,没有收拾郭兴的后人。

    但郭骥一下子从贵公子变成无业游民,还是挺痛苦的,一直寄身于叔叔郭英的门下,看人脸色行事。

    郭家子侄众多,郭英除了向辽王推荐亲生儿子郭镇外,也就推荐了郭骥这一个人,足以说明这个人至少在郭家还算比较出众的,只可惜受父亲所累,成了无根的浮萍。

    这几天,郭骥每每进出曾经的巩昌侯府,现在的辽王府,总是百味杂陈。叔叔让他跟着朱植办事,让他如履薄冰,总怕一个不慎,小命难保。

    朱植也是观察了好久,发现郭骥说话办事确实异常谨慎,所以前几天和沈家合作时才决定给他个机会,让他代表自己去收验阿拉伯马。

    到了沈家在京城的宅子后,沈家家主沈旺老爷子,早就提前净水泼街,黄土垫道,扫尘以待,此时也是一副受宠若惊的样子,亲自带着一帮嫡亲子侄出门迎接。

    主宾相互恭维几句就入坐开席。

    自穿越以来,朱植害怕酒后失言,一直没有喝酒,沈家主还以为他年纪小,不会喝酒,也就没有劝酒。

    主宾不喝,其他人也不敢造次,让平时养着的一班女乐在一旁唱曲助兴。

    明初以来,江南有人间天堂之称,富商云集。有钱人真会玩,不是养瘦马,就是听昆曲。哪怕到了天子脚下的京城,也要韵韵这个味儿。

    土豪们请贵客吃饭,不是看你吃了啥,在哪里吃,而是看你吃完后还安排了哪些曲目,就像后世吃饱喝足之后还要洗个脚、按个摩一样。

    朱植就品着美味佳肴,听着昆曲,感觉好像是自己穿越以来第一次参加的娱乐活动吧。

    尽管听不懂这吴侬软语,他却觉得前所未有地放松,听着听着,居然眯起了眼睛。

    郭骥在一旁悄悄对沈旺解释:“辽王这几天忙着之国大事,一直没有睡好,请戏班继续唱戏,我和沈庄再谈谈生意。”

    沈旺也只好让沈庄到书房和郭骥去谈生意,其他人继续围绕打瞌睡的小王爷听着戏子在那咿咿呀呀地唱着。

    本来,沈家担心辽王听不懂昆曲,又在外请了京城最大的戏班宗仪戏班前来唱戏,准备用过晚饭,大家再移坐戏台一起听戏的。

    显然沈旺这招待水平和后世会所有得一比,比较高端上档次。

    哪知,这小王爷竟然当着这么多人的面睡着了。

    沈旺正准备安排人吩咐给戏班结账,沈庄和郭骥已经基本谈成了生意,请双方当家的定夺。

    沈庄先向他的便宜爷爷沈旺报告了第一个合作协议的主要内容:沈家帮辽王从福建代购四十万斤砖茶、从山东代购六十万斤海盐,清明前运到辽河口,运费二千两。如遇倭寇,官军负责保护;如遇台风,受到船货损失,互不追究。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去大明扶贫请大家收藏:去大明扶贫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沈旺心里迅速打了一下小算盘,一条两千料大船先把茶叶从福建送到辽河口,然后再开到山东把盐送到辽河口,事情简单。

    至于运费,对沈家来说,只是可有可无的小钱,只是目前沈家的船只都忙着运送军粮去了,实在找不到船了。

    沈旺又让沈庄说说第二桩生意。

    这其实是上次沈至和朱植谈的第一桩大生意的补充,主要是进一步明确双方辽东合作的时间节点、地点和经营范围。

    做生意嘛,还得在商言商,丁是丁,卯是卯,白纸黑字,免得以后扯皮。

    沈庄报告:

    “爷爷,孙儿已和郭骥商定,沈家最迟在中秋节前在辽阳、广宁、沈阳三地开设辽沈昌分号,辽东的皮革、人参、鹿茸等名贵土特产一律由辽沈昌商号经营。”

    “辽东的盐茶和香料生意事关辽东民生,只能由辽王府独营,至于辽东以外,辽王概不干预。”

    沈旺点点头,觉得这才像个生意,也表示同意,并拍板把第一桩买卖的运费给免掉,作为送给辽王的一个人情。

    他觉得,辽东皮革特别是貂皮、参茸都是内地富贵人家的最爱,利润极大。至于盐、茶、香料三项,辽东现在除了吃皇粮的大头兵,连个人影都没有,哪有什么利润?

    沈家家主拍完板,朱植也醒了,听郭骥把情况一说,又加了两条:

    一是运茶、盐、香料的船由水师船只承担,沈家只负责代购、雇人装船,到了辽东后,由驻军派人下货。

    二是如果商号在辽东因兵祸受到损失,全由郭家承担。

    这两个小补丁一打,更显得辽王合作的诚意。沈家更放心了不少。

    沈旺一边感谢小王爷仗义,一边请朱植前往观戏台点戏。

    喜欢去大明扶贫请大家收藏:去大明扶贫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藏风 吃了肉,就不能吃我了 攻略阔少迹部君 完美世界 四合院:我可以吸收生命 十日终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