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泡书吧 > 去大明扶贫 > 正文 第63章 辽王要忙死

正文 第63章 辽王要忙死

    二月二十七日,郭英一早就让人找张信去当广宁卫的佥事,负责选址修渠。

    张信本是是负责广宁城的民垦的,刚刚给那一百来户山东农户分配好宅基地和田地位置,分了耕牛和种子,正在忙着制定章程哩!现在还要管广宁卫的军垦,而且一下子当上了从四品的佥事。

    他心里不免喜出望外,但又害怕已经是辽王的朱植会出面阻拦。

    穿越以来,他发现朱天植慢慢变得不再像那个佛系老转了,更像一个能让一帮武将都敬畏的王爷。

    这不仅仅是因为他有着王爷的光环,更有那因穿越带来的爆炸性的知识储备、超前的思维以及和外表、年龄并不相称的魄力。

    张信忐忑不安地向朱植请示:“王爷,武定侯让我去当广宁卫的佥事,帮忙屯垦。”

    朱植说道:“咱们以前是兄弟,现在还是。以后张石和大能怎么和我相处,你也和我怎么相处,不要搞得跟外人一样。”

    张信心里松了口气,又问道:“那你看我去,还是不去?”

    朱植忽悠道:“你这佥事只是挂名的。你以前当个镇长,这个广宁目前百姓加起来还不到一万人,还大多是军户和工匠家属,后面可能会有一、两万移民,刚好够你练练手。治理好了,你就是县令,相当于县处级干部。三五年后,移民达到十万,广宁改府,你就是知府,相当于市长,厅局级干部。”

    张信这一听,就有些犹豫了,说道;“那我就不去广宁卫当什么佥事了。”

    朱植又说:“这两个卫同城驻守,后勤保障都是一体的,郭镇还有别的事情,你先兼顾一下这广宁卫的军垦,等完事后,整个广宁城的民垦和地方事务还是都由你管。”

    由于担心张信人手不够,朱植又说道:“我再从王府给你划上三十来个杂役,供你使唤,也够给你撑门面的。下一步,山西还有大批移民从关内过来,到时候都交给你张信管理。”

    张信一下子信心万丈起来。

    后世的脱贫攻坚,几乎是整个镇的异地搬迁,又是选址建房,又是动员搬迁,又是开垦新地,又是三通一平,又是招商引资……事务可比这复杂多了。

    他张镇长从来没有皱过眉头,辽王交待的这些事情算什么?

    屯垦事务几乎打包交给了张信后,朱植决定再把其他工作也分包出去。

    他先找来蒯富兄弟和赵鲁三人,听取三个军火局筹备情况汇报。

    蒯富首先报告说:

    “殿下,现在建房和农垦正急,车驾局先帮忙建房,枪械局和火箭弹药局在全力帮忙打造锯子、斧头、铁锹、铁镐、铁犁等农具。”

    “我计划在十天后,将枪械局往南搬到河边,到时候可以利用水力给铁炉鼓风。”

    “一个月后,如果那婉清仙子果真能够帮忙造成能够熔化铁石的铁炉,枪械局不仅可以保证每月造出五十支迅雷铳,还能帮车驾局打造螺丝、弹簧等金属之物。”

    蒯贵接着报告:“殿下,目前建房任务实在太重了,一个月后才能转入车辆生产,每月能够造出一百辆战车。”

    赵鲁最后报告:“殿下,我已为火箭弹药局也寻好了新址,一个月后每月能够生产六百具一窝蜂和六千发米尼铅弹。但是,我建议将铅弹交给枪械司,这样火箭司专司火箭的生产、改进。”

    朱植想了想,最后说道:“大家的计划基本可行,但我觉得有必要进行一些优化调整。”

    “火箭弹药局的任务改为每月生产三百具一窝蜂。目前火药容易受潮凝结成块、造成瞎火,赵鲁去找婉清仙子商量改进之法。”

    “从朝廷领的火药硝硫炭的常用配比是八比一比一。这个配比含硫量偏高,杂质偏多,既容易受潮板结,也容易瞎火,还容易在枪管里面留下太多杂质,加大枪支保养难度,影响使用寿命。”

    “如果大家按婉清的方法把硝硫炭提纯,再严格按她给的配方进行配伍,应该能够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蒯氏兄弟,你们马上物色刀剑局的人选,先准备生产一千把短柄军锹,再生产长竿铁枪。记住,一定要宁缺勿滥,做工要精益求精。”

    “至于车驾局,选址和枪械局在一起,方便二局配合,目前还是以配合大生产、大基建为主,每月能生产三十辆战车即可,抽空造一些螺旋式水车,后面大面积修水利,都要用得到。”

    “至于枪械局,马上和婉清仙子商量坩埚制造之法。一旦研究成功,不仅要帮助车驾局打造弹簧、螺丝,还要打造钢板,让战车升级为装甲战车。”

    “现在不是还有五十名石匠在建营房么,马上安排他们采石去,在河边砌码头,方便利用水力给铁炉鼓风、给枪械打磨,也可利用水力锯木。这个让蒯贵去请教婉君仙子改进各种连杆传动之法……”

    “人事也要进一步明确一下,蒯富担任王府良工正,负责辽东六百多名工匠的管理,蒯贵、赵鲁协助管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去大明扶贫请大家收藏:去大明扶贫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蒯富就说:“殿下,目前任务太多、太杂,人手还是少。”

    朱植答道:“你们自己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学会想办法。不要怕花钱,费用都由王府支出。”

    蒯富兄弟还没走,那良医正李济就拿着章程找辽王汇报工作:

    “殿下,我打算在王府和工匠住所中间选十亩地,仿照太医院的模式成立广宁医院,目前主要看病的妇孺,先设大、小方脉和妇人科,以诊治预防伤寒、小儿疾病和妇科隐疾为主。”

    “但是,广宁城女眷越来越多,能为她们坐诊的人很少,大夫现在全为男性,十分不便。”

    “您看能否送些女童学医到医院?军营那边再成立分院,设立疮疡、接骨、盎镞科,以救治外伤为主。”

    朱植后世也是了解过一些大明的医学成就的,那大、小方脉和妇人科对应后世的内科、儿科和妇科,疮疡、接骨、盎镞相当后世的普外科、骨科和战伤救治专业。

    他觉得李济非常上心,就说道:“你这个建议非常有针对性,你在王府内任选三十亩地,然后再在王府杂役、丫环和罪人家眷中挑选三十人,除了要学习大、小方脉和妇人科诊治外,还要学习战伤救治之术,一年后实现军民分疹,广宁诸千户均配备一名随军军医。”

    随后,朱植还把自己和张石等人在后世能想到的各种具有止血、消毒、消炎功能的中草药及相关配方都告诉了李济,让他亲自配伍验证,如有所缺,列明清单,立即派人到山东去购买。

    想到丫环的用处,朱植又让婉清、婉君也从王府挑了好几个聪明伶俐点的丫环,留在身边,可做姐妹,可做学生,也可作下人,全凭二人安排。

    大能三婶谢氏也来了,说道:“王爷,您虽然长大了,不吃奶了,但我在王府这么多年,也闲不住,开始还管理几个丫环、厨师,现在有了典膳,我这又没事干了,能不能谋份差事啊?”

    朱植就说:“那好啊,你就在这丫环和家眷中间物色那心灵手巧的,办个裁缝局,先给我造点军旗,再给大家做点衣服吧。”

    大能三婶跟着到辽东,也带着一家老小五、六人,又招了些人手,说干就干,很快摆开了架势。

    受此启发,朱植干脆给王府属官和不入流的属吏们都招来了,开始施加压力:

    “你们眼里要有活,想想王府还有那些事要做?怎么去做?需要多少人手?要列章程的,找靖江王爷和骞长史商量,商量不决时再找本王。”

    “你那个李严、吴亮,现在王府初建,大家都忙着建房子、种地这些正经事情,哪有时间作奸犯科?你俩天天坐在那喝个茶,算什么事儿?比王爷我还悠闲!难道要让本王忙死吗?”

    管王府诉讼的正六品审理正李严和负责监督王爷言行的纪善吴亮顿时面红耳赤,连忙找骞长史,说要编一个普法讲义,给士兵们普法。

    王府属官和不入流的属吏有二十来人,杂役、丫环还有一百多人没事干,虽然用来打仗不靠谱,但是用来搞建设,还是一支不可小视的力量。

    毕竟大家都是城墙上的麻雀,都是见过世面的,接触的新东西比一般老百姓多,而且还快。

    朱植这么一激,大家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也能办不少事。

    张石和朱大能则指挥着广宁中护卫的士兵们忙着明天的成军仪式,进行了一天紧张而仓促的演练。

    到了晚上,朱植又让张石修改了任职计划,说是担心影响那总旗们的积极性,让几个千户人选也先从副千户开始任职,做个表率。

    张石也觉得有道理。只是朱大能稍稍有点失落,不过转念一想,自己掌管中军,相当王府亲军、王爷嫡系,以后肯定是第一个转正,说不定参谋长还落在自己后面哩……

    喜欢去大明扶贫请大家收藏:去大明扶贫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藏风 吃了肉,就不能吃我了 攻略阔少迹部君 完美世界 四合院:我可以吸收生命 十日终焉